时间:2023-03-17 13:31:43 | 浏览:30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底色,它融入了每一个人的灵魂与血脉中,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辈们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今日想向大家推荐六部国学经典,你一生至少读一次!
《论语》
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数千年,而这部《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值得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现存的《论语》共20篇,492章。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时常会听到《论语》中的话,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在《论语》中你可以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君子。《论语》不是心灵鸡汤,它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最有价值的书”。
《诗经》
讲到诗歌,那《诗经》就必须提及。《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可以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如我们熟悉的《关雎》、《桃夭》、《氓》、《蒹葭》等;《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诗言志”,《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如果你喜欢读诗,这本《诗经》可不要错过。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是老子的著作。文学大家欧阳修曾言:“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鲁迅先生也曾说道:“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共81章。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不同的人读《道德经》所读到的东西可能也不一样,有人读到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有人读到了用人之道。或许此书读起来晦涩难懂,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定会获益匪浅!
《孟子》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书中的很多比喻、寓言等,多为后人引用,并逐渐化为成语,如“揠苗助长”、“明察秋毫”、“出类拔萃”、“好为人师”等。读《孟子》不仅可以养浩然之气,而且可以学习孟子善辩的口才。
《说文解字》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要从文字入手,只有知晓了文字的来源与字义,才能读懂一个民族的文化。
许慎的这部《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字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许慎发展了六书理论,并把六书理论用于实践。何为六书理论?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如果你喜欢读古文, 《说文解字》是很有必要读一读的。
《史记》
司马迁的这部《史记》在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这部《史记》有着太多的赞誉。对于《史记》,梁启超说道“凡属学人,必须一读。”;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这部《史记》你要好好的读一读。
上述的六部国学经典,难度适中,可能《道德经》和《说文解字》会难一点。倘若你想挑战高难度的国学经典,可以读一读《易经》。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思严出处: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概论-菜根谭“思严”选自菜根谭《概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批评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过于苛刻,要考虑他能否接受。“景跃”在原句中是鸢飞鱼跃的意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活泼开朗有志向的男孩,寓意宝宝人中龙凤、志向高远,能够奔得美好远大的前程。
“文”在此句中指的是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引申为知识渊博、文武全才。“望”本义是向高处、远处看,引申为希望的意思,寓意宝宝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长”指长久,引申为深远。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它的存在要比很多经典都要早,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岳初出处: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舜典-尚书“岳初”选自《尚书-舜典》,《舜典》记载了上古时代圣王帝舜施政期间的政典,“岳初”在句中指的是华山的高耸正直依然如初,江南易林认为“岳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男孩,于古色古香之中彰显出男孩的胆识与气魄,寓意宝宝志向高远、初心不变。
读《道德经》,我们领悟了老子的智慧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问是非常重视的,倡导传统文化和道德。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子易出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第05章滕文公上-孟子“子易”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天下让给别人是很容易的,为了这天下找个贤能的人是很困难的。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云远出处:2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第13章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中庸“云远”选自中庸,这句话的意思是斧柄啊斧柄啊,这个规则近在眼前,“云远”本义是规则近在眼前的意思,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为凌云高远的志向。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光星出处:三光者,日月星-三字经全文-三字经“光星”选自《三字经》,这句话是对“三光”的一个解释,所谓的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此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庞大的世界,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知希”可以理解为知书达礼、希世之才,江南易林认为“知希”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寓意宝宝博学多才、智慧聪颖,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生活美好幸福。“君儒”可以理解为儒雅有风度的翩翩君子,江南易林认为“君儒”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彰显男孩文质彬彬的气质,寓意宝宝勤勉好学、硕学通儒、品德突出、才华横溢。
江南易林从《菜根谭》中精心整理了240个宝宝名字,个个富有为人处世的哲学智慧,对宝宝人生很有帮助,家长朋友不妨阅读下文,获得取名灵感。“嘉苗”也就是好苗子,有成人成才的寓意,父母给宝宝取名“嘉一”便是希望宝宝能够见贤思齐、积极上进,向优秀的人学习,长大以后能够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
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在中国古代,国学所指的是官方开设的高等学府,例如:太学、国子监等均属国学。从字面意义进行理解,所谓“国学”就是我国,也就是中国的学问。近年来我国兴起“国学热”,但许多人虽口口声声地尊奉国学,却不明白“国学”的本意和由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