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出自曹氏,以沛国一派为嫡系大宗,传承至今,绵延不息

时间:2023-01-16 22:24:50 | 浏览:11

一位姓“朱”的朋友告诉我,他去南京明孝陵游览不要门票。还没等他解释,我突然笑着说:“老朱与小朱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还收啥门票。”这也使我不由得想起三孔。在曲阜只要孔氏族人,拿着身份证去游览三孔同样也不收门票。看来与名人同姓还是有好处的。如果这

一位姓“朱”的朋友告诉我,他去南京明孝陵游览不要门票。还没等他解释,我突然笑着说:“老朱与小朱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还收啥门票。”这也使我不由得想起三孔。在曲阜只要孔氏族人,拿着身份证去游览三孔同样也不收门票。看来与名人同姓还是有好处的。如果这样,朱姓无疑是百家姓中最有优势的姓氏,南京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甚至是故宫,对于姓朱的游客都要免收门票。那我们就讲一讲朱姓氏族是如何传承的呢?

明孝陵

朱氏出自曹氏

周武王曾封曹国曹氏后裔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公元前796年,邾国国君邾颜参与鲁国政变,受到讨伐并被杀害。邾颜的夫人盈氏是位绝色美女。丈夫死后,各诸侯都垂涎她的美色,她却发誓说:“谁能为我报杀夫杀君大仇,我便嫁给谁”。最终,她的小叔子,邾颜的弟弟邾叔术诛杀了鲁国的鲍广父与梁买子,报了国仇,雪了家恨。盈氏果然履行诺言,嫁给了小叔子邾叔术为妻。盈氏为前夫邾颜生了两个儿子:邾夏父与邾友,改嫁后,又为邾叔术生了一子名盱(xū)。邾叔术对待两个侄子与亲生儿子不分彼此,甚至胜似亲生子。当侄子邾夏父长大后,邾叔术选择退位,将邾国国君之位让给了侄子邾夏父。

后来邾国国君传至邾桓公,因邾国发生内讧,邾桓公之子邾夷鸿率家人逃离邾国来到鲁国的沛邑(今江苏)隐居起来。他将邾字改为朱,表示自己是离国,失去封邑的人。他的儿子有迁徙到沛国相邑,其后裔孙逐渐繁衍壮大,形成后世朱氏重要的一支——沛国朱氏由于朱夷鸿的影响很大,所以后世大多数朱氏都尊他为朱氏肇氏大始祖,尊其子为相县始迁祖。

邾国故城遗址

沛国朱氏嫡系大宗

世上朱氏以沛国一派为嫡系大宗,到汉魏之际,沛国朱氏日益强大。沛国朱氏的昌盛是从西汉末年世居沛国相的朱翊(yì)开始的。朱翊在汉哀帝时,曾担任大司马长史,深受大司马董贤的重用。后来,董贤受王莽陷害,自杀身亡,朱翊买棺材为其收尸厚葬,触怒王莽,惨遭杀害。朱翊之子朱浮曾跟随刘秀征战天下,因功封舞阳侯,后担任大司空,位列三公。朱浮曾孙朱寓曾任青州刺史,后升任尚书,但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被迫害死在狱中。朱寓死后,她的子孙为躲避迫害,四处逃难。其中的一支从沛国迁徙到朱寓曾任职过的青州,后繁衍成著名的青州朱氏。后世奉朱寓为青州朱氏的始祖。朱寓死后,他的夫人携子朱俊逃到丹阳避难,后来子孙繁衍,形成著名的丹阳朱氏。

青州朱姓始祖画像

朱俊与寡母相依为命,对母亲极为孝顺,成为著名大孝子。后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先后封为西乡侯、钱塘侯,位列三公。公元195年,朱俊奉汉献帝之命劝董卓投降,却不料被扣为人质,气得吐血而死。朱俊生三子:朱皓、朱桓、朱据,三兄弟个个不凡。尤其次子朱桓曾担任孙权谋士,因击败曹仁,进封嘉兴侯。有一次,朱桓从吴国都城建业回青州前,与孙权告别时说:“我将远去,若能走前一捋龙须,死也无憾!孙权听后,真的扬起下巴让他摸起胡须来。”

沛国朱氏朱寓一支与东汉末年分别迁往青州与丹阳后,其弟朱卓的一支仍留在沛郡,坚守祖业和故土。朱卓的裔孙朱君建曾任北周太子洗马,并世居亳州永城。朱君建的曾孙朱操生有四子:朱仁轨、朱敬则、朱玘(qǐ)、朱珉。老大朱仁轨曾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常教诲族中弟子说:“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老二朱敬则是一位文武双全,才华出众的名士,后高居相位多年。老三与老四皆位居高官。由于朱敬则兄弟四人的杰出成就,使得水城朱氏一跃而成为朱氏族众中最显赫的家族。

朱敬则画像

朱熹家族传承

老大朱仁轨的后裔中有一支徙居睢阳,形成睢阳朱氏。睢阳朱氏后来又分衍出吴郡常熟朱氏与昆山朱氏等分支。老二朱敬则的后裔有一支在南宋建炎初年南渡居霍丘,后又迁徙寿春下蔡。在朱敬则的的后裔中,曾涌现出名扬中外的朱熹家族与朱元璋家族

朱熹的父亲朱松中进士后,调任建州政和县,因此举家迁入福建建州政和县城居住,遂开建阳朱氏一族,朱松也成为入闽朱氏始迁祖。1130年,福建兵乱,朱松逃到朋友郑安道家中,妻子程氏在此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成为大理学家的朱熹。直到朱熹八岁时,父亲朱松才在福建建瓯定居下来。

朱熹画像

朱熹与夫人刘氏共生5女3子,二女和四女早年夭折,长女嫁临桂县令刘学古为妻,三女嫁朱熹的学生黄干为妻,五女嫁进士范元裕为妻,其三个儿子是:朱塾、朱埜(yě )、朱在朱熹长子朱塾的子孙形成虞邑窦堰朱氏与桐城朱氏。后裔朱梴(chān)被明代宗封为第一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后世子孙承袭五经博士,直到清代。民国时,改授朱公祠奉祀官。

朱熹的次子朱埜生四子:朱钜、朱铨、朱铎、朱铚(zhì)。次子朱铨因官迁徙庐陵,后转迁广东兴宁,其后裔形成客家朱氏。三子朱铎迁居海宁,其后裔成为浙江海宁派一支。朱埜的长子朱钜留居建阳考亭,生有四子,次子朱渊从建阳迁居双桥,其后裔成为双桥朱氏,朱渊次子朱思祖又迁居八字桥,形成八字桥派。朱钜三子朱潜生三子,长子朱继祖迁居西墅,形成西墅派,次子朱德祖迁居朱家泾,其后裔形成朱家泾派,定居至今。

朱氏宗祠

朱熹家族再分支

南宋危亡时刻,朱潜携带幼子朱余庆逃到高丽国,在锦城(今罗州)定居。因此,其后裔子孙尊朱潜为入朝始祖。后历经七百多年,后裔子孙繁衍昌盛,散居朝鲜半岛各地,达到二十多万人,其中韩国有十四万,朝鲜六万。朱钜的长子朱洽留守建阳,后裔子孙从福建建阳考亭回迁祖居地——徽州婺源,形成婺源朱氏东、西两大房

朱熹的次子朱埜的次子朱铨因官迁居庐陵,成为庐陵朱氏始迁祖。朱铨之子朱元圭退居后在书院讲经论道,曾培养出民族英雄文天祥这样的得意门生。

庐陵朱氏从朱铨下传六代有朱章甫,因元末战乱,从庐陵迁居江西吉安安福县,后又迁至广东兴宁县宁中乡,成为第一支广东客家朱氏。朱铨的另一支裔孙朱彦明在明朝末年从建宁县迁居广东兴宁县宁中古塘村,形成第二支广东客家朱氏

朱氏宗祠

仪陇朱氏的由来

清朝康熙年间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广东客家朱氏从广东韶关迁居四川广安县。后代子孙朱文先又从川北广安迁到四川仪陇县马鞍场定居,形成了著名的仪陇马鞍场朱氏

仪陇朱氏,世代务农,生活贫寒。朱文先的曾孙朱邦俊生四子:朱世连、朱世林、朱世和、朱世禄,而老二朱世林娶妻钟氏,生六子二女,其中第三子便是朱德。因大伯朱世连无子,父亲朱世林将朱德过继给长兄朱世连。于是,伯父朱世连便成为朱德的养父。从曹挟到朱夷鸿到朱熹再到朱德的家族世系,可清楚看到朱氏的世系传承。

朱老总

邾夏父——(孙)邾安公——邾宪公——邾文公——邾定公——邾宣公——邾悼公——邾庄公——邾隐公——邾桓公——毛成子朱夷鸿(朱氏始祖)——朱秺(dù)(沛国朱氏始祖)——(裔孙)朱翊(世居沛国相县)——朱浮——朱永——朱尚——朱质——朱卓——朱翻——朱越——朱元胜——朱询——朱济——朱威则——朱腾——(裔孙)朱君建——朱随——朱僧宁——朱梁——朱操——朱敬则——朱光迪——朱守滔——朱涔——朱梁——朱介——朱禹——朱师古(奉祖父避乱迁歙县黄墩)——朱古僚(婺源始迁祖)——朱延?——朱昭元——朱帷甫——朱振——朱绚——朱森——朱松——朱熹——朱埜——朱铨——(裔孙)朱耀星(迁居四川广安县)——(孙)朱文先——(曾孙)朱邦俊——朱世林——朱德——(朱琦、朱敏)……

过去老人常说,世上之朱氏以出自曹氏为主体,而曹氏朱氏又以沛国一派为嫡系大宗。世代传承,绵延不息。

相关资讯

《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潮汕百家姓:朱氏

朱氏宗祠大都以“沛国”为郡望。沛国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为朱姓传代之始,从此得名。闽潮朱姓多为“考亭”为郡望,以宋代各儒朱熹为先祖。录【溪尾朱石牌记】:入闽——汉朝朱买臣,任会稽太守时,,曾为汉武帝平定东越,朱买臣把朱家子弟分居到福建南

朱姓朋友你了解朱氏的来源吗?

朱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起源源流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朱姓汉字演变臣,被封于朱(今河南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

几千年的历史,朱氏家族创造了多少历史?简述令你膜拜的朱氏

朱氏家族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在历史长河里留下来璀璨的朱氏文化。作为百姓家姓中排名十四的大姓,朱氏族人约有1500万,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诸多贡献。而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展望未来。姓氏来源以国为姓。曹姓朱

洪武赶散朱氏迁来射阳湖镇鹅村历代以《朱子家训》传家

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7位。2013年,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中国大陆地区朱姓人口约为1500万,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人口总数的1.2%,排名第13位。当今,朱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其中,江苏省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人口

我国科学家发现朱氏克拉通鸷!

远古发现|这种白垩纪鸟类,长着恐龙头骨 记者3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热河生物群新发现一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白垩纪鸟类,命名为“朱氏克拉通鸷”。这一发现为解答鸟类如何由恐龙演化而来并演化出独有的形态特征

《潮汕姓氏》潮汕地区朱氏宗族的源流

潮汕朱姓 朱姓是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排名第十四位,人口约有数千万,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潮汕地区朱氏入潮较晚,大约在宋元之际;现主要居住在饶平、澄海、潮阳等县市,人口约有2万多人。 朱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和原

全国各地朱氏字辈汇总!快来看看有没有属于你的!

朱氏简介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

朱氏家谱

朱军,男,世居浙江舟山市定海县城北东湾村。祖坟八代有记载为清光绪年。但没家谱。我爷爷是“祥”字辈。爷爷的爸爸是“爱”字辈。爷爷的爸爸的爸爸是“金”字辈。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朱以海在定海城北建营反清,最终埋葬于台湾小金门。朱氏是大姓。朱氏人

河北南和发现明代贤臣朱正色《朱氏家谱》手抄孤本

新华社石家庄6月6日电(记者李继伟)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了解到,文保人员近日在该县贾宋镇朱营村发现明代贤臣朱正色《朱氏家谱》手抄孤本,该家谱完成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十二月(1585年),距今已有434年。朱正色,明顺德府南和(邢台市南和县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免费电影网音乐培训网宝宝巴士故事网今日蚌埠四川旅游网惠氏奶粉评价网新乡新闻头条网南方航空股票vivo手机评测网极限漂流运动网天天基金行情网心理咨询网王源歌迷网萍乡新闻头条网乐山新闻头条网
朱氏取名起名网-朱姓家谱12个辈分排行、朱姓女孩属兔起名大全、朱姓字辈查询、河南朱氏家谱字辈查询、朱姓宝宝起名大全男孩、贵州朱氏字辈大全、朱姓寻根问祖一本通、朱姓男孩响亮名字、国学周易起名官网查询、朱姓取名兔宝宝女孩、明朝朱姓名字大全、家谱查询免费网站、家谱网官网。
朱氏国学起名网 ruguome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