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22:33:20 | 浏览:826
中华文化五千载,正统王朝更迭多达十数次。每个王朝的开国帝王都有着惊世之才,但是他们当中最有传奇色彩的那位帝王,当属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由于出身穷苦,朱元璋更能理解群众生活的不易。所以他在成为皇帝之后一心为民,颁布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这位皇帝能在国策上多行德政,在很多小事上也能充分地考虑百姓的需求,比如他就替百姓解决了在杀猪一事上遇到的麻烦。
在明朝,因为皇室姓朱,所以杀猪一词对皇室算有所冒犯。但是民以食为天,百姓又不能不杀猪吃肉。规矩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朱元璋听闻此事后仅改了一字就解决了问题。为什么杀猪一词会冒犯到皇室呢?朱元璋又是怎样解决的问题呢?
我国古代皇权至上,人们分为三六九等,并且这种等级制度十分的森严。为了在各个方面体现这种制度,也为了表示出上位者地位的超凡脱俗、独一无二,古代的皇室成员们就确立了一种避讳统治者姓名的制度。
这种制度最核心的规则大概有两点,首先就是:神话中出现的人物、普通的官员与百姓应该避免和皇帝使用相同音的字作为名,姓氏则可以不用避讳。如果出现撞字音的现象,上述人等应该立即改名。其次就是:国土境内的所有地名,也应该避免和皇帝的名重复。如有重复,也应该将地名做出相应的修改。
避讳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关于它起源的时间,目前为止有三种说法。以钱希言为首的学者们指出,此制度起源于夏朝或者商朝时期;清代赵翼等人则认为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最后一种说法,则认为此制度传于西周——夏商时期和战国时期的中间。
虽然它的起源时间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项制度的历史十分悠久。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经历的朝代多,所以这项制度在总纲不变的情况下,在历朝历代又有具体的、不同的细则。
先秦时期的避讳制度最为松散,百姓只需要注意不和皇帝用同一个字命名即可。对于古籍中神话人物的名与皇帝重复之事,也不用做出修改。因为秦始皇行此制度的初衷,只是想简单的体现封建礼教中皇权的尊贵。
至汉代,皇室规定:文案卷宗等书籍中出现的与皇室名字相同的字需要替换。例如为了避讳大名鼎鼎的吕后,所有书籍在撰写时需要用“野鸡”一词,替换掉吕雉的“雉”字;武帝刘彻的“彻”则用“通”替换。为了方便办公与阅读,皇室将所有需要避讳的字以及它们的替换字做了统一的规定,是为讳训。
而关于地名的避讳则开始于隋朝,隋炀帝杨广成为太子时,朝廷颁布律法,勒令地方名需要避讳“广”字。之后的唐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同的避讳制度。
唐朝开始规定,动物如果和皇帝重名,那么也需要进行避讳。例如:唐高宗的祖父叫做李虎,所以官方下发规定:凡是需要用到“虎”字的地方,百姓应该用“武”替换。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唐朝的皇室姓李,所以官方下发条例禁止捕杀鲤鱼,违令者将会被处以重刑。但是目前为止学者们并没有在正史中找到关于此说法的相关内容。
而宋朝的规定则更加的严苛,原本前朝的制度规定:凡是七代以上的皇帝名字,不需要再进行避讳。而宋朝将这项规定改成了:百姓应该避讳所有皇帝的名字。并且宋朝的制度森严到连皇帝本身也需要遵守规矩而改名。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匡义,因为需要避讳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而改名为赵光义,最后改名为赵炅。
到了明朝,出身平民的朱元璋对于这种制度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于是避讳制度回到了相对宽松的状态。但是百姓们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避讳。于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就产生了:明朝皇室姓朱,根据规定百姓应该避讳“杀猪”这个词语以及停止相关的行为活动。
但是在封建社会中,猪肉是百姓最主要的肉食,如果禁止杀猪,绝大部分的百姓将会无肉可吃。宗法制度就此和百姓生活所需产生了分歧,那么朱元璋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朱元璋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有效,经过与大臣们的商讨朱元璋下旨将“猪”字用有相同意思的“豕”字替代。这样一来“杀猪”一词也变成了“杀豕”,朱元璋仅仅改了一个字,就化解了亟待解决的矛盾。这样的改动既维护了制度的威严,也解决了百姓的生活问题,可谓是一石二鸟。
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大多数都是凭借着或大或小的“外挂”才得以开创一个朝代。秦始皇嬴政继承了秦朝六世皇帝励精图治发展后的累累硕果,清太宗皇太极也是从父亲努尔哈赤手中继承了众多的军队;隋高祖杨坚和唐高祖李渊则是出生于门阀世家,家族势力也是他们能够称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高祖刘邦的底蕴最少,但是也有个亭长的职位在,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出身。正是由于他来自于民,体会过最底层百姓的痛苦,所以他真正地将造福百姓作为了当皇帝的第一要务。
避讳制度的矛盾对于其他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需要操心的大事。但是对于心系百姓的朱元璋来说,这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朱元璋确实有嗜杀的凶名,但是他也是考虑百姓最多的、可以称为明君的帝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刑警,是用智慧维护社会安宁、保护百姓安危的智者,是用胆识与犯罪分子较量的勇者!”这是甘新志对刑侦工作的理解。多年来,作为一名刑警,他不仅是刑侦工作的负责人,更是一名侦查员、技术员,在打击犯罪中,他始终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凭着多年积攒的经验
河北省燕山余脉——昌瑞山南麓的清东陵区,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五位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皇后妃嫔、皇子公主等150多人,是清代三个帝陵区中最大的一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是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最为成功的实验区。传统的风水理论认为,“所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清代入关后的两座大量的皇陵。其实最开始清代的皇帝们本打算效仿明十三陵大家都埋在一起,清东陵自清孝陵始(顺治帝福临)在某一次打猎活动中偶然发现此地“王气葱郁”所以就定下在此地营建大清朝的皇陵,从而开始了大规模的设计建造。于是清
清朝灭亡后不久,清西陵就遭到了疯狂的盗掘。其实,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和光绪逃亡西安,当时盘踞在东陵一带的土匪就以为大清灭亡了,于是他们就壮着胆子将东陵内苏麻喇姑的墓给盗了。这也是东陵的第一次被盗,只不过损失不大,各帝陵安然无恙。从
说起清代的皇陵,大家都知道有清东陵和清西陵,但其实清代有三个大陵: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陵,关外陵主要埋葬的是顺治之前的皇帝,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他们的祖先;而清东、西陵主要埋葬的是顺治以来的清朝皇帝,当然啦,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总共是九位。
历史人物安顺 众所周知,安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 而安顺除了自然风光,也拥有着悠远的历史人文,在历史上,我们安顺曾经有过多位知名的历史人物前来驻足到访,并留下了一些珍贵的遗迹和不少文物珍宝,今天小编就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盼)“任你骗术怎么变,我不转钱应万变。”“电信网络诈骗不难防,不给不要不上当。”9月21日,在鄂州市鄂城区多个核酸检测点,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区分局执勤民辅警和社区网格员们在维持秩序的同时,向市民们发放宣传折页
黄冈新视窗网(黄冈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 王琦 杜建元 谢琦 )4月10号上午,2019年度《党风政风热线》的第一期节目正式开播。黄州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刘恩锋,副区长方嗣兴带领赤壁街道、黄州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人走进我台《党风政风热线》直播
湖北日报通讯员 耿文辉 吴志秀 郭金金为讲好武穴故事,展示武穴形象,凝聚奋进力量,传播好党的声音,9月8日晚,武穴市“喜迎二十大、建设先行区、冲刺百强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百姓宣讲暨优秀百
8月25日,市电视台先后到我县文化馆、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等地进行拍摄,录制“嘉鱼县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片,用镜头记录嘉鱼老百姓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走进县文化馆,恰逢市民正在学唱嘉鱼地方特色曲目《江南有嘉鱼》,“江南有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