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22:33:33 | 浏览:546
朱氏宗祠大都以“沛国”为郡望。沛国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为朱姓传代之始,从此得名。闽潮朱姓多为“考亭”为郡望,以宋代各儒朱熹为先祖。
录【溪尾朱石牌记】:
入闽——汉朝朱买臣,任会稽太守时,,曾为汉武帝平定东越,朱买臣把朱家子弟分居到福建南部地区,后来再从福建迁入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朱氏都尊“朱熹”为始祖。朱熹(1130- 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无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人,后住福建建阳。19岁中进士后出任为官,曾任漳州知府、秘阁修撰等职。居官期间,在武夷山紫阳书院、庐山白鹿书院讲学,影响很大。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理学上之大成,史称“程朱学说”。南宋庆元六年三月,朱熹病卒建阳考亭。朱熹曾经到过揭阳,在揭阳题有“鸣琴泉”一篇。
朱熹有三子:朱塾、朱埜(野)、朱在。
朱塾,初任荫补将士郎,后任准西运使,湖南总领。其后裔在南宋末避战乱迁居饶平海山镇繁衍。
澄海居住埜次子朱为开基祖。朱埜之孙朱询(曾任梁州剌史)举家南迁入潮。朱询长子朱尚信在澄海莲阳镇开基称“雷岩祖”,次子朱尚德在南洋涂城开基称“玉岩祖”,三子朱尚致在隆都前美开基称“泉岩祖”。
在潮阳司马浦溪居朱村居住有朱子后裔约3万左右人。
(原)潮阳的朱姓,在宋开禧年间,公元一二零五年,福建莆田朱氏系第五十四代孙,(原)潮阳开基祖传三子:长子仕通,由普宁白马乡迁入大布乡西桥头村,后又定居溪尾朱乡;次子仕泰,创居惠来凤镇村;季子仕全,移居陆丰北溪村。
(原)潮阳溪美朱再移居外地各派系。
长房十六世裔南湖公,其次子,在明天启和间,公元一六二一年,移入惠来隆江新圩。
次房十二世裔诚善公,在明成化年间,公元一四六五年,定居汕头沃头村。
三房十一世莲溪公次子清湖公(即居士公),创居下岐村;二房岐丰创居司马浦下店村;三房岐盛创居成田下寨村。
十九世裔廷壁公,创居仙城朱厝寨。,再传二子:元绳与南星。
明天启年间,乐野公创居达濠(又名乐守)。
明天启年间,怡丰公创居谷饶径乡,近代列为四房。
录【溪尾朱石牌记】:
考证石牌之记而知我祖乃是南闽涵头市人,于宋绍兴年间来任潮州,创居白马村,生有三子,长君玉,次君载,季君赐,劂后君载分居惠来凤镇村,君赐分居陆丰北溪村,君玉独居溪尾朱,白马村中传一致政,再传榴山石牌为记。如此知是榴山即其孙也,今我祖以致政为七世,而君玉不闻焉意传之者集之时其真取甚真既不书淳误也,世远年久考代未明恐有混淆倒置以滋错简之弊,故曰以信传信以疑置疑此之谓乎,今我祖考妣世诗并或祖声生辰日月碑墓分金讳日忌神详略而不一致也,为后人之共见偶有误者益深不及予目望之
大清乙亥科贡生星严撰文
星严号奎光,光绪元年中举人。钦赐“文魁”“付元”,授职兵部尚书广东抚督广东巡抚之职。晚年创办“奎光书房”,讲学并修订族谱。上文为当时族谱原序,从辗转抄得而来,恐有错误之处。
又制定辈序诗,以二十四世为“谱”辈起用。
朱氏辈序诗:
书表:谱肇河南固始县,乔迁福建创莆田。
有明翔集潮惠丰. 昆季鼎居长发祥。
族表:表章正学乃文公,启迪书生承道统。
成德植枝宜笃庆,永昌云嗣懋光宗。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