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养生,但是如果离开养生谈国学,国学也无从谈起

时间:2022-09-04 12:25:56 | 浏览:2951

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我把国学讲成养生国学是对国学的简单化,有的言辞还比较激烈,认为养生就是简单的几个体操动作,把国学和养生联想在一起很不合适。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在留言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是含蓄,有的是怀疑。

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我把国学讲成养生国学是对国学的简单化,有的言辞还比较激烈,认为养生就是简单的几个体操动作,把国学和养生联想在一起很不合适。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在留言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是含蓄,有的是怀疑。人们对养生的认识很少,甚至有很多人对养生有误解,认为传统的养生方式都是骗人的。

国学是中国人的文化,是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另外一个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是一个追求道的文化,这也是中华文化能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原因。

《吕氏春秋》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古人认为道的主要作用是养生,治理国家是道的业余作用。

我们现在的认识和古人恰恰相反。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对人的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文化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举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

中国的房屋几千年来都是秦砖汉瓦建造的,也就是蓝砖蓝瓦,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一直是在使用,现在更多的是恢复蓝砖蓝瓦。曾经在过去的100年里人们学习西方文化,用红砖盖楼,但是现在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用蓝砖蓝瓦盖房子。

有人说这文化的回归,我们要回归什么文化?

蓝色的砖瓦和红色的砖瓦有什么不同,从制作工艺上来说,蓝砖蓝瓦的制作更复杂一些。从心理学来讲蓝色是冷色调的,红色是暖色调的,西班牙斗牛士总是拿一块红布去刺激牛,让牛发疯地去奔跑,红色能让牛激动也容易让人激动,住在红色的房子里容易让人血压升高。

蓝色可以让人更安静,夏天住在蓝色的房子里感觉更凉爽。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古镇是五颜六色的,更多的是红色。中国的古镇都是蓝色的,是什么力量让中国人几千年坚持用蓝砖蓝瓦?只有文化的力量能做到。

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很大,西方人更喜欢吃烧烤的食物,现在很多人也喜欢吃烧烤的食物,卖烧烤的餐馆也很多,有西餐馆也有中餐馆。但是在传统的中餐菜谱里面没有烧烤的菜,中国有八大菜系,里面都没有烧烤的食物。

中国的四大名著里面的《西游记》是神话故事,里面也没有师徒四人吃烧烤的情节,《红楼梦》和《水浒传》里面有很多描写吃的情节,但是也都没有吃烧烤的场景。《红楼梦》被誉为是记载清朝社会真实历史的现实小说,里面也没有吃烧烤的情节。唯一的一次吃烧烤的情节在第49回,贾宝玉和几个小姑娘在大观园吃烧烤鹿肉,这说明烧烤在当时非常少,不是主流的饮食方式。

所有这些都证明一件事:古人是不吃烧烤的,或者说很少吃烧烤。

古人为什么不吃烧烤?

科学已经证明烧烤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现在很多人都把吃烤肉当做一种时尚,把能吃半生不熟的带血烤肉当做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能力。

这很大方面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人不论什么食物都是以烧烤为主。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也学习西方的饮食习惯。

把烧烤大范围引进中国,这是饮食文化的倒退。

中西方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停止交流,中国也不断引进外来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却一直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这是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古人对外来文化是是选择性吸收。

中华文化是一个养生的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养生思维。

养生思维恰恰是当今最缺乏的,很多人在文化的交流中迷失了方向。特别是那些受西方文化熏陶的社会精英,他们已经习惯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高级的酒店,枕头和床垫越软,这甚至成为酒店是否高档的一致标准。

柔软的床垫和枕头对人的颈椎和腰椎不利,这也是现在颈椎和腰椎疾病多的原因,古人没有柔软的枕头和床垫,即便是故宫这个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找不到。

现在人学习西方文化是全盘照搬,缺乏自己的选择,这是非常不好的。西方国家的高级酒店都是柔软的床垫和枕头,中国的高级酒店也要盲目去学习。

作为决策者如果缺乏养生思维方式,那么他对国家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贪污受贿。

央视大楼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央视作为文化的一个主要阵地,但是央视大楼却是由西方人设计的。花费了200亿巨额资金建造了一个不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大楼,对国家造成的不仅是大量资金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在当今世界文化充分交流的时候,更需要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精髓,认识到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不一样的地方。

中华文化不单纯是讲个体的养生,他包含的范围很广,养生文化也蕴含着宇宙的真理。

中华养生文化里面有很多内容,养生思维是贯穿中华文化的一条线,他让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仍然能保持独特的文化特性。

在文化交流中更应该强调养生思维,学习外来文化要有选择地学习,这个选择的标准就是养生思维。



相关资讯

十款夏季养生汤的做法 祛湿健脾清热

夏季天气炎热,高温多雨,很容易出现一些潮湿的情况,“湿气通于脾”,饮食养生就应该清热祛湿健脾淡补为宜,所以要多喝夏季清热祛湿汤。那么夏季喝什么汤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夏季养生汤的做法,祛除湿气,让你吃出健康,一起来看看吧。1、生熟薏米白果

养生专家从不放过的3碗养生粥,健脾和胃、延缓衰老,食疗效果好

还有几天就到霜降节气了,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季向冬季过度的阶级,所以大家要注意补充营养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很多人都知道喝养生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比较好,不仅有营养,而且十分美味,今天就给大家推荐6碗适合霜降节气前后喝的养生粥。1、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喝碗粥解解暑,5款养生粥,好喝又养胃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一度的小暑节气又到啦!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此时应强调解热防暑,补充体力。

医生提醒:这5道养生粥要常吃,安神补气又养胃

天气已经到了越来越冷的冬季,这时候人的身体更容易出现问题,此时,我们更加应该注意对于身体的保养,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更加需要多注意一些,才能让身体健康平安的度过这个冬季,冬季喝粥最滋补!医生提醒:这5道养生粥要常吃,安神补气又养胃。核桃枸杞粥

秋季养生,多喝5款养生粥

人至老年,生理机能老化,所需热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饮食应以少而精、清淡熟软为宜。喝粥是颜老身体力行的养生方法之一。老人食粥益寿,也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札记》中有“仲秋之月养

天凉先养胃,这6道养生粥,强身健体,喝出好气色,学会全家受益

学会这6道养生粥,健脾补血又养胃,学会全家受益。这半个月都是阴雨天气,年轻人都抵抗不了丝丝的冷意穿起了薄外套,老人穿得更厚一些。我怕冷,寒从足起,最近在家都穿着袜子。天亮了,饮食更应该注意。【香滑南瓜粥】主要食材:南瓜、面粉【制作方法】南瓜。

一碗养生粥喝了70年!93岁国医大师独家养生秘方

黄芪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不仅能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黄芪大枣粥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能够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并且具有调和五脏的功效,黄芪不仅具有利水退肿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排毒生肌的作用,大枣具有养血安

备受历代养生家推崇的13款养生粥,你收藏了吗?

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和养生粥有关的文章,有朋友问我,古代医籍中应该记载了很多养生粥吧?答案是肯定的。历代养生家对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这13款经典的养生粥,

书评丨永强:先秦源头的国学观照

《韩非与法治》图书封面。先秦源头的国学观照一一夏海先生国学新著《韩非与法治》读后文/永强国学大家夏海先生在繁忙的党政要务之余潜心国学研究,探经论道,在探索与践行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今按照自然规律退休了,但他依然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在文化家

国学常识基础知识大全,小学到高中都适用

语文老教师总结:国学常识基础知识大全,小学到高中都适用!自古以来,语文就是一门非常博学的科目,所以也常有“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说法。学识渊博的人定来都是非常成功的,这和他们从小饱读诗书有很大的关系。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绍兴新闻头条网瘦身减肥训练营白云机场A股河北旅游网汕头新闻资讯网舍得酒业A股微商货源批发官网安顺头条新闻网睡眠健康知识网东方航空股票玉溪新闻头条网今日大同SEO优化知识网快递信息网小程序游戏开发网国美零售港股小鹏汽车股票行情篮球球迷网南昌头条新闻网韦尔股份A股资阳新闻头条网理财投资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吉林旅游网尚太科技股票吴姓名人取名网世纪数藏NFT散文精选网长沙新闻资讯网塔罗牌占卜网
朱氏取名起名网-朱姓家谱12个辈分排行、朱姓女孩属兔起名大全、朱姓字辈查询、河南朱氏家谱字辈查询、朱姓宝宝起名大全男孩、贵州朱氏字辈大全、朱姓寻根问祖一本通、朱姓男孩响亮名字、国学周易起名官网查询、朱姓取名兔宝宝女孩、明朝朱姓名字大全、家谱查询免费网站、家谱网官网。
朱氏国学起名网 ruguomei.com©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