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8:51:24 | 浏览:1485
【精读君曰】
很多人不理解,国学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国学经典,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哲学的书。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人不仅在文化素养上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还变得些许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而国学提倡的修身养性之道、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本,便能够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如果我们从小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渐渐就能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方可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也是这个道理。
今天,精读君就精心筛选出了6位国学大师的书单中,豆瓣评分和评价人数都较多的6本书,供大家参考。当然,虽然四大名著也备受推崇,但因为这些著作已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经典,精读君就不再推荐了。
季羡林推荐《史记》
豆瓣评分:9.4 2094人评
作者简介 |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内容简介 |
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
推荐人 |
季羡林先生在其开列的书单“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中说道:“《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梁启超推荐《庄子》
豆瓣评分:9.3 4453人评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战国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内容简介|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为道家经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本书精选了内篇、外篇和杂篇的经典篇章,并加上概要、注释、译文,是普及国学较为合适的版本。
推荐人|
梁启超在他开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中 ,提到了《庄子》一书。
钱穆推荐《传习录》
豆瓣评分:9.3 1032人评
作者简介 |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推荐人|
钱穆在“中国人的九本书”中提到,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中国人所必读的书”之一。
鲁迅推荐《世说新语》
豆瓣评分:9.0 2309人评
作者简介|
刘义庆,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十三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为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
推荐人|
1930年秋,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旋改入中国文学系读书。鲁迅先生为他开列了一份应读文学书目。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收入《鲁迅全集》,题名为《开给许世瑛的书单》,移录于后。《世说新语》就是这份书单中的一本书。
顾颉刚推荐《桃花扇》
豆瓣评分:8.6 3185人评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曲作家。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明朝未年南京所发生的事,以李湘居与侯方域的爱情悲欢离合为线索,展开了戏剧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变化发展,借此抒发作者的情怀。
推荐人|
顾颉刚在其开列的“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中认为,读完《桃花扇》,可见明宋的士气和才子佳人的生活。
胡适推荐《儒林外史》
豆瓣评分:8.1 2816人评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又极具个性的讽刺艺术。塑造人物时,能秉持公心,不虚美,不隐恶,借喜剧性的情节,揭示悲剧性的内涵,令人笑中带泪,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推荐人|
胡适先生曾经拟定了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其中,《儒林外史》就是其中的一本。
国学是一种人格的养成,不管是你去诵读经典著作,还是去学琴棋书画,其实都是在培养你的人格,培养一种沉静的气质。
记者柴静推荐的6本书
这6本书,带你走出迷茫
25岁左右应该看的6本小说
30岁前不得不读的6本书
6本曾经的“禁书”,如今的经典
易学文化是国学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一直以正统学术的身份和地位活跃于历代政治文化舞台。《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称为国粹。在当今繁荣万象的现代社会,更需加强《易经》理论知识,
上次有期节目和大家聊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假设一个现代的男子穿越到古代以后,他能不能过上三妻四妾的生活呢?原以为会有很多男士向往古代的三妻四妾,但是真没想到,竟然有百分之八十的留言都表示更认同现代的一夫一妻制,甚至还有很多朋友对古代的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
说起现在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相信很多人都会提起胡适。胡适曾被尊为“现代孔子”,与鲁迅齐名。但实际上,有一个人,他初见就用一个问题难住了胡适,“适之无以对”,这个人就是钱穆。作为“史学四大家”,钱穆一辈子的心思都用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上的学
近年来,“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学班”、“国学院”遍地开,“国学大师”满街走。于丹、易中天、李零、文怀沙、曾仕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祭祖活动此起彼伏,“孔子学院”开到了非洲大陆……短短数年间,国学由书橱里的“古董”,一跃为“显学”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那么,在民国时期都有哪些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呢?今天,达摩君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民国时期的十大国学大师
小编按: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曾经搞了个“十大国学大师评选”,“十大国学大师”按票数分别为: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王国维当选国学大师第一人,第二是钱钟书,第三是胡适。鲁迅入选,而且排
国学大师是指在文学、历史、哲学、古代科学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文化巨匠,他们把国学兴亡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1873~1929年)梁启超曾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
季羡林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说起季羡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还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家,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但更多的人可
作为西学东渐和全盘西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几千年来被视为稀松平常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并被冠以“国学”的称谓,国学大师因此应运而生。NO.10 刘文典(1889—1958)研究领域:庄子研究、校勘学、目录学、唐代文化史主要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