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9:07:04 | 浏览:1927
先来了解下,两位大师主要成就是什么:南怀瑾,在中华传统文化命若悬丝之际应化于中土,承担起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两位先生不遗余力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在令人敬佩,他们先后去世,那么哪位先生还在继续奔走为中华文化请命呢?下面来简单聊一下。
楼宇烈教授(1934--),他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和佛教有精深的研究。一生著作颇丰,楼教授是中国文化真诚的宣导者与实践家,他创立了北大国艺院,并兼任校内外几十家中国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常年奔波于各地讲学,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楼先生对生活禅”的发扬,他指出“生活禅”是契理契机的佛教,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在人们都很繁忙很紧张的时代,怎样使大家的心能够静下来,尤其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间,怎样根据生活禅进行修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楼先生是在安放生民精神的一位学者,国学大师的名号也是非他莫属了。你觉得还有哪些呢?
本文作者:滢心
我相信大家对于“曾仕强”这个名字并不会感到陌生,他被誉为是国学大师,曾在百家讲坛讲解《易经》智慧,也曾在老子西出的函谷关做过《道德经》分析,有人认为他是以国学之名疯狂敛财,在2010年时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也有人认为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一生坎坷,桃李遍天下,著述近1600万字。同时,他还是一位长寿者,活到95岁,他的长寿秘诀包括以下7个。1.打太极拳 太极拳动中有静,身心同养,有舒展筋骨、缓解心理疲劳等效果
于丹这个名字总是伴随着“百家讲坛”“论语”这两个关键词出现。当年,于丹作为“国学大师”受到大众的追捧,到处演讲、授课,名噪一时。但是,就在2012年,这位“国学大师”在北京大学讲课的时候,却被台下的学生喝了倒彩,并最终被赶下了讲台。这背后的
2018年6月,著名书画家,中医学家,国学大师文怀沙在日本逝世,享年108岁,去世前文怀沙依旧神采飞扬,活跃在文坛上,曾发表《鲁迅旧诗新诠》《屈原离骚今绎》等著作,在98岁高龄时,文怀沙还获得了联合国的“杰出文化贡献奖”,当记者问起他长寿秘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学者,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他们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古今中西”文化之争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三个影响最大的流派。一个是以毛泽东为集大成者的马列主义唯物史观派;一个是以梁漱溟为开山祖师和主要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学派;最后一个是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西化派。毛泽东是不拘小节,洒
19世纪末,面对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日本学界从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识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从此“国学”一词在近现代流行开来。这就自然感染并刺激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的钱穆先生,有“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之称。追溯其家族历史,祖父37岁就病故,父亲仅活到41岁,长兄亦英年早逝。“三代不寿”的隐痛,让钱穆由衷感慨“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从此立志养生,功夫不负有心人,
季羡林的学生唐师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他不是大师、不是教授、不是专家学者……他就是那么一个千篇一律的普通知识分子,穿蓝色中山装,别英雄钢笔,除了手上的“欧米茄”手表之外,没什么特殊。白天出门上班,晚上推自行车进楼。温、良、恭、俭、让,像所有的
为罗振玉立传,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罗振玉一生的活动轨迹极为复杂,由大清而民国,由民国而入伪满,在上海、湖北、天津、北京、东三省、日本等地都留过脚印,资料博杂,搜集、解析均不是易事;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史上的四大考古发现均和他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