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一摘,还他个自在身

时间:2022-12-14 19:17:41 | 浏览:1550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便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写照。1911年,山东省清平县(现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便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写照。

1911年,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降生了一个新生儿,这个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谁也想不到在这样贫寒家境中竟会出现一位国学大师。

季羡林先生6岁以前跟着马景恭老师识字,直到六岁时举家前往济南投奔叔父,他才进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后来上了小学,课余时间开始学习英语。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他在课余时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并在《益世报》以及《国民新闻》等报纸周刊上发表。

季羡林先生热爱文学,曾这样感谢他的恩师董秋芳:“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要专攻德文,多次发表散文和译文。毕业后的季羡林没有忘记自己的母校,在校长的邀请下回到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担任教师。

1935年,季羡林先生决定前往德国进修,1936年春,季羡林先生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学习异常勤奋致力于读和写,并在在论文答辩、印度学及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

1941年季羡林先生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6年季羡林回国,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他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季羡林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等著作。

看到这里妥妥的就是一个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故事,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有一年北大开学,一名新生扛着一大包行李在校园里奔走,他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于是请求老人帮他照看一下行李,自己好去办一些入学手续,老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位新生费了很长时间才办完手续,回来后,发现老人顶着炎炎烈日帮他看行李。等到举办开学典礼时,这位新生才发现,那位待他始终谦逊有礼的老人,竟然是任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将一切看得云淡风轻,不追名逐利也不居功自傲。他曾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在《病榻杂记》书中季羡林先生曾说:““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这本《天地一行客》便是季羡林先生摘去桂冠后,是以一位老人结合了九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所得,在这本书中收入了他的随笔散文,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讨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他谈了人生的意义、做人处事、朋友、知足等人生哲学。

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不完美才是人生。

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老人常说一个人的一生会经过三起三落,一生也是福祸相依的过程。等长大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在逆境中要有良好的心态,不随波逐流,就如季羡林先生在困难时期,在看门房、守电话的时候,还着手翻译《罗摩衍那》。在顺境中要保持内心平静,继续精进。

《天地一行客》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只有找到内心的那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达到“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达观人生。

相关资讯

国学易经大师朱昱成在焦作市龙洞德鑫农庄隆重举办收徒仪式

易学文化是国学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一直以正统学术的身份和地位活跃于历代政治文化舞台。《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称为国粹。在当今繁荣万象的现代社会,更需加强《易经》理论知识,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怒批:文盲才看他的书

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

纪事|四大导师聚散,清华国学研究院兴衰

1925年9月9日,清华学校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这一年,对“清华”而言是至为关键的一年。因为“清华”正经历着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向一所真正大学的过渡。在这个方兴未艾的过渡期,清华出现了一个既不属于留美预备班,也不属于大学部的学术机构——清华国

毛主席——当之无愧的无冕的国学大师

近年来,“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学班”、“国学院”遍地开,“国学大师”满街走。于丹、易中天、李零、文怀沙、曾仕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祭祖活动此起彼伏,“孔子学院”开到了非洲大陆……短短数年间,国学由书橱里的“古董”,一跃为“显学”

黄侃:一生无著作,却是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连鲁迅都自叹不如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国学大师”,这是一个被严重滥用的词汇,尤其是在民国时期,似乎随便拎出来一个文人,都敢叫“国学大师”。但实际上,在学界真正有“国学大师”美誉的学者并不多,而黄侃则是其中翘楚,可谓举世公认,含金

十大国学大师评选,这个榜单和排名,您怎么看?

小编按: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曾经搞了个“十大国学大师评选”,“十大国学大师”按票数分别为: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王国维当选国学大师第一人,第二是钱钟书,第三是胡适。鲁迅入选,而且排

国学大师——启功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启功是雍正帝的九世孙,本姓爱新觉罗,其远祖弘昼为乾隆皇帝之弟。始祖弘昼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儿子,排行第五,封“和亲王”。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

郭沫若凭什么入选国学大师?

谁是当今中国「十大国学大师」?15年前,由中国最高学府和知名网站发起了关于谁是你心目中国学大师的评选。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钱锺书入围。这一评选曾在当年引发广泛争议,很多人认为鲁迅、郭沫若算得上

患过两种癌却高寿98岁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长寿之道,只有三不

季羡林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说起季羡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还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家,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但更多的人可

国学大师陈寅恪:留学多年连个文凭都没混到,靠走后门进清华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夜狼认为这句话和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异曲同工。一所名校能称之为名校,那是因为曾经有名人在此留下足迹和辉煌。也同时留下故事。清华从一所“清末新东方”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海参养殖技术网张国荣歌迷网衢州新闻资讯网广安新闻资讯网咸宁新闻爆料网杭州西湖旅游攻略黑龙江旅游网个税计算器官网TCL科技A股平行世界之门湄洲岛旅游网梅里雪山旅游网华山旅游攻略纳思达A股育儿知识网
朱氏取名起名网-朱姓家谱12个辈分排行、朱姓女孩属兔起名大全、朱姓字辈查询、河南朱氏家谱字辈查询、朱姓宝宝起名大全男孩、贵州朱氏字辈大全、朱姓寻根问祖一本通、朱姓男孩响亮名字、国学周易起名官网查询、朱姓取名兔宝宝女孩、明朝朱姓名字大全、家谱查询免费网站、家谱网官网。
朱氏国学起名网 ruguome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