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22:04:33 | 浏览:1163
他是国学大师,在短视频平台很容易刷到他。他手捧易经这本大书,曾经预言过2020年的疫情灾祸。他曾上过百家讲坛为观众系统讲解过易经。
他就是曾仕强,一位国学大师。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江湖混子,有人却认为他是实实在在的大师,为推动易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管他宣传的易经是否带有太多的迷信色彩,但至少他对于易经的讲解,可以让很多中国人看清社会的现实,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为您讲述这位“国学大师”曾仕强的故事。
1935年曾仕强出生于福建漳州,家里是书香门第,一直很重视对他的教育。曾仕强幼年时期便对中华古典文化情有独钟,经常能背诵一些诗词歌赋,或者史学名篇名段。
上完小学后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调往厦门,他便也前往厦门接受中学教育。曾仕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轻的时候很有一种中国人的傲气,直愣愣的,直到中年才开始真正精通中国传统文化。
到了20世纪50年代左右,他便前往台湾求学,考入台湾师范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曾仕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立中国式管理学。曾仕强先后担任台湾师范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并且开始在写作,研究和演讲方面崭露头角。
那时候身处中国台湾省的他,几乎是闻名遐迩。被台湾人民亲切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不过那时候两岸关系还不算紧密,曾仕强在内地还鲜有人知。
1990年曾仕强预感到一些变化,毅然前往内地讲学,当时他已经将易经研究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时他预言海峡两岸关系会不断密切,台湾回归是早晚的事。因此在上世纪便决定前往内地发展,曾仕强先生一直很爱国,骨子里具有强烈的中华文明认同感。
他虽然在台湾读书,但不管人生中的任何阶段从没有发表过任何台独言论。相反他一直希望台湾早日回归,将中华儿女聚成一团。
曾仕强早在上世纪就预言中国经济会腾飞,他在1990年就预言中国将在2004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按照平价购买力来看,中国2000年就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美国的算法,2010年中国的GDP首次超过日本。
2007年曾仕强受邀参加百家讲坛,他的两大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是《易经的故事》,二是《胡雪岩的启示》。
在曾仕强的讲述中一些看起来纷繁复杂的东西,他总是能够三言两语讲清楚,而且总是高屋建瓴,直达本质。
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推动了易经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人之所以对他毁誉参半,是因为他在讲解一些历史事件中带着宿命的意味,往往有过于夸张的天道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的确借助了这种方法,将一些古代智慧讲解得十分清楚。所谓封建糟粕,是指的违背科学,损害个人健康发展的一些指责。
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确在一些方面有一定冲突,我们愿意相信科学带给我们的好处,但也要谨慎科技生活带给我们的危害。
其实曾仕强的这些说法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看待。
其中关于曾仕强先生争议最大的就是易经。说到易经,那就不得不解释易经到底是什么。有些人很喜欢易经,便很推崇曾仕强。
有些人认为那只是一本小小的占卜书,里面的一些记载不过是封建迷信,更应该相信科学。
首先易经并不是一本占卜工具书,早在明朝科举考试,其中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其中便有周易。易经是一本哲学类的书籍,说通俗一点就是讲道理的书。
和其他的易经大师不同,曾仕强讲解易经并不是说几个关键字,让人死记硬背,然后真的迷信去占卜预测。
而是将易经当中的道理讲出来,他平常爱说的话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易经中的预测只可意会,但是易经中的道理却可以言传。
那学习易经到底有什么用?无非就是了解中国人的特点,知道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一些智慧。这些可以用在人际交往中或者职场竞争中。
曾仕强39岁之前一直在研究西方管理学,他曾任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跟民国时期的学界大儒辜鸿铭先生类似,从小学习西方,之后却将中国文化备受推崇。虽然曾仕强或许在学术方面跟辜鸿铭有些差距,但其实他的影响力却也不俗。
2015年曾仕强在江苏曾经预言五年后会有一场瘟疫。当时不信的人居多。我们当然不是站在迷信的角度看预言这一说法。
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或许是出于对未来生活的一些洞察,使得曾仕强下了这一定论。
曾仕强先生一生取得过很多成就,把他奉为神人确实有些过誉,但说他是个大忽悠,那则的确是刻意贬低,哗众取宠了。
您认为应该怎么样看待曾仕强的一些学说呢?
林老师字林名子翔,1980年出生于自周易世家, 在易学界林老师可称得上是一位奇人异士,不到40岁的年纪,就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得非常透彻,16岁祖传学习周易,20岁开始专注起名改名至今十八年,是国内最知名和影响力的起名权威专家之一、国内起名
前两天带着外甥打疫苗,无意间发现了医院的花名册,里面全是来打疫苗的小孩的名字。一看吓了一跳,「轩、涵、曦、浩、子、梓」这样的字眼扑面而来,并且都是三个字文绉绉的那种。第一批90后是怎样给宝宝起名的?带着这样的疑问,铁锤我翻了一波大数据:这是
欢迎阅读《中国人为什么信黄历呢?有什么历史原因?与科学思想并不冲突》,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娘娘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今天是个大日子,得看看黄历。自古以来,从皇族到平民百姓,无论是结婚、乔迁、开
作者:刘军,非主流国学研读者(本文为原作者授权使用)搁在过去,一个人要是碰到点倒霉事总爱说一句:“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可见黄历是一本很重要的工具书,它可以给人的生活上起到指导预测的作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趋吉避凶。黄历是Made in ch
老皇历历书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书,过去又称“历日”、“宪书”、“通书”。在封建帝王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布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皇历”。清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的名字为弘历,为了避讳,历书
玛雅历法中隐含五行、天干地支等概念两份历史学的研究认为,玛雅和中国传统历法存在太多的相似之处,有属相、五行等概念,很可能玛雅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共同的来源。近日,考古学期刊《前哥伦布时期》(Pre-Columbiana)发表一篇姗姗来迟的学
世界上99%的人不知道阴阳合历。中国历法一般被人称之为农历,也有人把它称作阴历,实际上这个说法是并不准确。世界上的历法大概分三种:阴历、阳历、阴阳历。阴历使用最多的应是阿拉伯以及伊斯兰教,阴历就是月亮绕地球转,转一圈大的为30天,小的为29
多年前为了走出心理困境,开始有意识的探索自己的梦境,希望可以从梦境中找到现实世界里问题的答案,但却总是徒劳。后来,无意当中读到了荣格的书,才算正式开启了对梦境和潜意识的探索之旅,成为了分析心理学派的忠实追随者。通过分析自己的梦境,了解了自己
我国有本奇书,虽是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流传甚广,这本书就是《周公解梦》,是一本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在这本书中列举出了种种梦境,并对梦预测吉凶;这是古人对梦境的一种诠释,是古人对梦文化的一种研究。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公解梦》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对于梦境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而且通过梦境分析现实中的境遇也是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梦境是神奇的,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梦境的探索,《周公解梦》便是人类探索梦境的历程之一。《周公解梦》这部典籍距离我们也比较遥远,其内